作为我市经济的脊梁,在产业支持、繁荣市场、吸纳就业、上缴税收等方面,民营经济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面临当前的发展形势,为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从而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运行、有效益增长、可持续发展,今年我市提出了实施民营经济“二次创业”,要求政企合力,共同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。
而在当下民营企业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中,贷款难、融资难是较为突出的方面。为此,今年人行嘉兴市中心支行出台了《关于深化金融服务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》,旨在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,并具体提出了“延长贷款使用期限、推广担保方式创新、优化信贷结构调整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”等九大措施来保证这项工作的落实。
“同时,要求金融机构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、自身效益和社会责任、创新和风险防范三大关系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推进四项融资担保方式创新
长期以来,抵押物不足、缺乏担保,是小微企业申请贷款的一大难题,为此我市银行机构在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中,把创新担保方式放在了突出地位。今年初以来,通过多种方式的创新,使企业在选择担保物时有了更多可能性。
创新一:不动产余值能变现
及时出台并以市政府名义转发了《嘉兴市加强房地产等财产抵(质)押登记管理工作暂行办法》,从制度上确保原抵押权人抵押权的优先顺位,并解决了不动产再抵押余值不足难题,为该项创新的推广扫除了障碍。目前全市已有11家金融机构开展了该项业务,今年初以来已累计办理97笔,贷款余额9.69亿元。
创新二:应收账款可质押
大力向民营企业推广应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公示系统,推进应收账款质押贷款、应收账款保理和应收账款池质押等各类业务,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。截至目前,该业务余额已达29.19亿元,今年初以来已办理843笔。
创新三:股权成为融资砝码
引导各金融机构建立透明高效的股权质押贷款管理流程,简化审批手续,推动地方非上市企业股权流通市场建设,完善股权登记查询系统。目前股权质押贷款余额达19.24亿元,同比增长60.87%。
创新四:信用好就能贷款
与财政、经信部门联合发文推出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以来,不断加大推广力度,促进该项业务增量扩面,对解决民营企业小额、短期的流动资金问题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。今年初以来共发放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150笔,余额7.27亿元。
不断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
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,除了引导银行机构在信贷资源上向其倾斜外,帮助民营企业开拓思路,利用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来获得直接融资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。
今年初以来,我市不断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、推介和承销力度,充分利用“区域集优”计划,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、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。今年我市已发行短期融资券29亿元、中期票据3亿元。
此外,在去年“千人金融服务团”走访活动取得优秀成果的基础上,今年我市金融系统又进一步壮大千名信贷客户经理的服务队伍,深入一线了解实体经济金融需求,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。今年初以来已累计走访企业9274家,召开各类座谈会297次,排摸搜集各种金融难题662个。
通过政策引导、金融创新和融资渠道的拓宽,我市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不断得到缓解。6月末,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458.23亿元,余额同比增长9.20%,今年新增173.07亿元。其中,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44.5%,同比提高了9.7个百分点。对全市180家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情况进行的调查也显示,样本企业银行贷款满足率为80.4%,较去年同期提高了8.1个百分点。
同时,我市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逐步降低。如嘉兴银行推出“无还本续贷”业务以来,已为182家小微企业节约财务成本650多万元。再如今年发放的我市首笔中期票据,总成本与同期贷款利率相比下浮20%,票面发行利率仅为5.01%,仅利息一项就为发行企业节省400多万元。

加强金融改革创新 服务民企“二次创业”
上一个 :
民营企业为什么要上市
下一个 :
无
上一个 :
民营企业为什么要上市
下一个 :
无
阅读人数:人
6216
服务热线
021-66260886
版权所有 © 2012 上海鼎向咨询 沪ICP备14029078号 技术支持:新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