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”思考
——从“2018民企500强榜单之变”的思考(2个副标题,选一个)
民企在当下的发展策略是什么?如何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之路?——这是本届峰会上讨论和思考最多的话题之一。
作为中国经济的生力军,民营企业见证并推动着40年改革开放进程。
8月29日在沈阳召开的“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”上,全国工商联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。新榜单不仅揭秘了民企“雁阵头阵”的最新变化,也折射出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最新脉动。
变在哪里?进向何方?
“雁阵头阵”再变队形、“名单变了、门槛升了、结构优了,效益增了……”
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入门门槛:2018的156.84亿元,2017年的120.52亿元、2011年的65.69亿元——门槛的快速提升,让不少入围企业感动惊讶!
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去年营业收入增幅超过18%,在500强的榜单上却下滑了53位。“如此看来,如果每年不保持20%的增速,未来只能出局。”公司常务副总裁章海龙感慨到。
民企500强中,共有405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进程;研发人员占比在10%以上的企业数量达到189家;研发强度超过1%的企业数量达到182家;海内外商标总量突破10万个,近三年来保持增长……这组数据在《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》中显得格外突出。
今年有104家企业新进榜单,也意味着有104家企业出局。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继续领军“雁阵头阵”,而过去抢眼的建筑业、房地产业却出现下滑,一些没有主动防风险、盲目扩张、转型滞后的企业被淘汰出局。
在这个“变”的时代,如何应变,时刻考验企业家的智慧,而不少企业则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合作,通过第三方为企业出谋划策,寻找出合适的战略举措。中国并购公会创始会长王巍说,现在已经不能四平八稳地考虑增长了,应该在国际国内的变化中保持灵敏的嗅觉和超前的预判,这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。
时下占据风口的电动汽车,面对市场的快速成长,吉利在智能网联及新能源电气化方面正在进行前瞻性的战略部署,早已摘掉“传统车企”的帽子。
谁能把握机遇,顺势而为,谁就能够不断发展获得成功。怎么顺势而为?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创新。
乘势而上,做强做优做稳
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,“环保风暴”令一些高污染、高耗能企业退出市场,但也让一批环保企业抓住机遇,乘势而上。来自山东的奥德集团正在辽宁清洁能源供应领域大规模开疆扩土,近几年的经营指标连续实现翻番——奥德集团营销服务总监、东北大区总经理林凡中说。
榜首的华为突出的是人才,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创新。
基础是做强。增强实力关键还是要靠核心技术。尽管我国涌现出了一批以华为为代表的、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,但总体来看,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弱、核心技术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。
关键是做优。福耀玻璃专注“只做一片玻璃”,以实力赢得宾利、奔驰等世界顶级汽车品牌的青睐,汽车玻璃占据国内市场近七成、全球市场近两成。
底线是做稳。胜利精密股份这两年主动放缓发展脚步,这是在国内外复杂环境下企业的自主选择,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和市场风险。